[General]我該在海外/中國工作嗎?

Sam 三母大叔
3 min readJun 10, 2018

May 24

開始前一樣先看看商周的文章。

還沒跑Build,所以今天不跟大家分享科技相關,而是在大陸工作這件事。

適逢五月,正好有很多大學/碩士畢業生在找工作、或是也有些不安的靈魂想趁著畢業潮蠢蠢欲動(一堆人離職Rrrr)。

如果現在有些人找工作的方向是以中國大陸為主,那或許可以好好思考以下提出的參考點;若是短期沒有計畫的也可以看看,因為說不定哪天你/妳就會因為一堆人離職,被公司派去大陸擋子彈。

| 如果是你,你選擇金錢?情人?朋友?家人?

相信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‘’ 又不是不回來,年輕當然是要拼要闖啊‘’。若是你能拿到文中那種600W/Year 的Offer,我絕對認為非常值得一試,但對普通人如我來說,這樣機會少之又少,又台灣人才的需求不比以前,簡單的經濟學原理,供給不變,需求降低,價格自然就降低,現在已經不是台幣直接換人民幣,取而代之每個月多個2W左右,甚至還曾在Salary版看過60–70W/Year 的外派價格,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,也不想探究,但真的值得你思考必須Trade off的 台灣的朋友/情人/家人。

分享我自己的例子,三個禮拜前回台灣時,剛下飛機,撥了通電話給我媽,電話對頭傳來很虛弱的聲音,我一問之下才知道媽媽已經住院好幾天了,當下腦袋空白,眼淚完全無法控制的掉下來,就在機場一路狂奔通關拿行李,因為媽媽從年前開始因為肺部陰影一直在切片檢查,在回台北的車上,就是無法停止的眼淚配上各種胡思亂想,還好都不是我不願遇到的結果。

海外工作如是,當你的朋友可能求婚成功想找你慶祝喝兩杯時,你不在只能回個訊息祝福;當你的情人需要你,你卻累的連一個字都無法開心的說;當你的家人生病,你沒辦法第一時間陪伴他們,甚至可能怕你擔心不跟你說一個人面對病痛看醫生。

|如果是你,你選擇生活品質還是放手一搏?

這裡說的生活品質不是物理上的那種,現在很多硬體都很優良了。在海外工作,我覺得是將你的所有用那麼些錢交易給公司了,回到宿舍不會有到家的感覺,所以就像是24小時武裝一樣,很難真正的放鬆,所以心很累真的很累,累到你可能回台灣也沒辦法馬上恢復。

但經過這樣的過程,你的職場能力、人生態度思維,都會像在壓力鍋內更快的成長、成熟。大概就是為什麼每個朋友都在說我老的原因。

| 所以我該去嗎?

前幾天收到所辦寄出的狐狸康徵才信件,內容大致忘了,但印象最深刻的是需要心理素質強/自律/耐得住寂寞,因為心非常有戚戚焉,所以就微笑了,也才寫了這篇。

但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有仔細思考,或甚至自信滿滿認為自己一定可以,那就去嘗試吧,反正我們都年輕,而且投出去的球才有進的機會,以上只是提供可能的問題跟思考點,畢竟也有老同學在上海過的很滋潤還交了很nice的男友。

EPM Sam 我們下次見。

--

--

Sam 三母大叔

A Tech-holic works for Tier 1 smartphone company. Always travel between Shenzhen and Taiwan.